• 事迹材料-国内首家申报材料、优秀先进集体、先进个人事迹辅导网站! 网站地图

首页

个人事迹

  • 党团事迹
  • 书记事迹
  • 医生事迹
  • 教师事迹
  • 护士事迹
  • 班主任事迹
  • 记者事迹
  • 法官事迹
  • 干部事迹
  • 员工事迹
  • 调度员事迹
  • 公务员事迹
  • 安保事迹
  • 学生事迹
  • 司机事迹
  • 志愿者事迹
  • 军人事迹
  • 财务事迹
  • 股长事迹
  • 经理事迹
  • 警察事迹
  • 劳模事迹
  • 时代楷模
  • 所长事迹
  • 安全生产事迹
  • 村支书事迹
  • 三八红旗手

集体事迹

  • 单位事迹
  • 科室事迹
  • 党支部事迹
  • 团支部事迹
  • 班组事迹
  • 三八红旗事迹
  • 部门事迹
  • 社区事迹
  • 部队事迹
  • 共青团事迹

事迹范文

  • 档案统计事迹
  • 高科事迹
  • 妇联事迹
  • 劳保事迹
  • 街道事迹
  • 信访维稳事迹
  • 企业事迹
  • 办公室事迹
  • 邮政事迹
  • 银行事迹
  • 扶贫事迹
  • 抗震救灾事迹
  • 家庭致富事迹
  • 抗疫事迹
  • 先进事迹材料
  • 青年文明号事迹
  • 文明城市事迹
  • 村镇事迹

行业事迹

  • 通讯事迹
  • 烟草事迹
  • 水电事迹
  • 司法事迹
  • 医院事迹
  • 交通事迹
  • 卫生系统事迹
  • 新闻行业事迹
  • 矿务事迹
  • 农林事迹
  • 财税事迹
  • 油气事迹
  • 财险事迹
  • 工商事迹
  • 教体事迹
  • 文旅事迹
  • 消防事迹

申报材料

  • 简要事迹
  • 支部申报材料
  • 团支部申报材料
  • 文明号申报材料
  • 干部申报材料
  • 个人申报材料
  • 单位申报材料
  • 集体申报材料
  • 党团申报材料
  • 班组申报材料

事迹写作

事迹演讲

演讲技巧

写作中心

事迹材料网 > 事迹范文 > 抗震救灾事迹 > 优秀干部防汛工作先进事迹材料

优秀干部防汛工作先进事迹材料

发布时间:2012-07-04 字数:3377字 点击: 次 (责任编辑:事迹材料网) 打印

事迹材料网提示:本站范文多是我们精选的文章,可直接复制使用。优秀干部防汛工作先进事迹材料这篇文章是从网络收集,如涉及您的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合作!

  
  今年汛期,我市境内普降大到暴雨,面对突如其来的汛情,市委组织部副部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刘铁民高度重视,迅速在全系统进行周密部署,组织全系统干部职工参与全市抗洪,并率先垂范,带病在抗洪一线协调指挥,全力协助李炉乡、水道镇、红梅镇政府防汛抗灾,为包保乡镇安全度过汛期作出了突出贡献。
  一、高度重视,充分做好防讯抗洪准备
  按照市委、市政府在汛期各市直部门包保的要求,刘铁民做为人社局局长,及时召开领导班子动员大会,确定局内各领导包保分工,在全系统成立5个应急救援队,并提出具体要求,明确责任,组织筹备防汛抗洪物资,为打赢这一场防汛抗洪的攻坚战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二、以雨为令,奋战一线
  7月25日凌晨,李炉乡三人班水库告急,刘铁民同志在得知险情的第一时间亲赴水库一线,协助李炉乡政府组织人员进行抢险,在发现李炉乡抢险物资不足时,安排局内同志及时购置1万条编织袋送至抢险一线,同时安排人员为一线抢险人员购买食物和饮用水,给抢险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物资保障和后勤供应,确保了抢险工作的顺利进行。
  在全市发布大到暴雨预警后,刘铁民同志及时到水道镇进行包保,在到达水道镇后认真听取镇领导防汛情况介绍,了解了全镇防汛重点,亲赴防汛重点地段和重点部位实地查看,提出防汛工作意见和建议,并在防汛期间与乡镇领导共同吃、住在防汛一线,坚持靠前指挥,坚守岗位,确保了防汛包保工作落实到处。
  因红梅镇矿区塌陷区大面积积水,严重威胁红梅镇辖区内煤矿生产安全,一旦发生透水事件,将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鉴于情况紧急,市委、市政府从水道镇急调刘铁民同志到红梅镇进行包保。时间就是生命,刘铁民同志冒雨涉水,始终坚持在抢险一线,帮助协调煤矿与地方抢险物资的到位工作,日夜巡查险情险段,哪里最关键,就出现在哪里;哪里险情大,就奋战在哪里,越是艰险越向前。
  红梅镇刘大村地处红梅镇白石沟(小一型水库)上游,有大小水库塘坝4座,如果刘大村水库出现险情,将严重威协到白石沟水库的安全,也就是说严重威协到红梅镇乃至下游各乡镇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刘铁民同志对刘大村的水库、塘坝、养鱼池等防汛重点部位亲自实地巡查,组织人员排查险情,制定抢险预案,准备防汛物资,为抵抗洪水做了充分准备。8月5日,由于暴雨来袭,刘大水库水位猛涨,与大坝持平,出现漫水等险情,随时有破坝的危险。刘铁民亲自指挥抢险,并加入到抢险的队伍中,打桩抬土,身先士卒,他的行为感动了广大干部群众,更坚定了广大干部群众战胜洪水的信心,最终在他的带领下战胜洪水,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三、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及防汛指挥部重要指示,组织召开防汛协调会
  在刘铁民同志调往红梅镇进行包保工作后,市委、市政府责成其负责红梅镇9个包保部门的协调指导工作,该同志在及时听取红梅镇党委关于防汛工作的具体汇报后,会同镇领导亲自踏查镇重点区域的险工险段,然后就如何做好防汛救灾工作专门组织召开了包保单位的工作调度会议,认真贯彻落实了市委书记王文刚、市长初功名以及市防汛指挥部的重要指示,实行部门到村、包保到点、责任到人以及问事必问人,问人必问责,问责问到底的纵向到底包保责任机制,把包保单位分解到14个村,由包保单位与乡镇包村干部共同对照市委、市政府下发的防汛工作“12查”,深入各村对险工险段、防汛物质储备、责任具体落实等情况进行实地的排查,按实战要求制定了险库、险坝、河流险段以及内涝严重区域的抢险预案,确保一旦出现险情,人、车、物能够立即到位,为全面夺取防汛抗灾工作的胜利提供坚强的保障。
  四、高度负责,确保人民群众安全撤离危房
  刘铁民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不顾天黑路滑,不顾不时摔倒,坚持逐村逐户认真检查低洼地段、危房住户的撤离情况,遇到不理解、不撤离的老百姓,耐心劝说,特别是刘大村有一户老两口,镇包保同志多次劝说仍坚决不撤离,刘铁民同志主动上前做思想工作,最后劝离老两口到儿子家暂避。还有一户,四口人住在两间泥草房内,四名家庭成员中有三名残疾人,其中两人瘫痪在床多年,暴雨来袭,生命安全无法保障,面临如此险情,刘铁民积极协调红梅镇敬老院,将其一家四口安顿到敬老院,确保了群众生命安全,为防汛抗灾其他工作争取了宝贵时间。
  五、组织包保部门捐款捐物,为防汛抗洪提供后勤保障
  面对严峻的汛情,在红梅镇抗洪物质不是十分充足的情况下,刘铁民代表市人社局为红梅镇提供防汛资金1.5万余元,同时组织各个包保单位在人员和物资及资金上给予红梅镇大力支持,做到了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确保了防汛抗灾物资储备更加充足,不惧面对任何险情。不完全统计,刘铁民代表人社局共为包保乡镇防汛抗洪提供资金、物资达2.5万余元,为全市防汛抗洪工作最终取得胜利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面对汛情,刘铁民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积极组织和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始终站在防汛工作的最前列,充分发挥“顶梁柱”、“主心骨”和“带头人”的作用,在防汛一线当先锋、作表率,树立了“一个部门就是一座堤坝”、“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良好形象,确保了包保乡镇今年防汛工作取得最后胜利!
  

本文源自网络,地址:镇防汛抗灾先进事迹

上一篇:林业局防沙治沙工作先进事迹材料
下一篇:纪检书记抢险救灾事迹材料

抗震救灾事迹 _ 相关文章

  • 11-04镇防汛抗灾先进事迹
  • 02-08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先进事迹材料
  • 08-22山洪灾害先进事迹材料
  • 08-26卫生系统抗震救灾先进个人推荐材料
  • 08-26抗震救灾感人事迹范文
  • 08-25卫生系统抗震救灾先进集体推荐材料
  • 08-25抗震研究中心主任先进事迹材料
  • 08-23抗震救灾先进个人事迹材料范文
  • 08-23防洪减灾所研究室主任先进事迹材料
  • 08-20抗震救灾先进集体推荐材料
  • 08-19抗震救灾先进个人推荐材料
  • 08-19抗震救灾党总支书记事迹材料

热点事迹

  • 抗震救灾先进个人事迹材料范文8308
  • 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先进事迹材料7537
  • 抗震救灾英雄事迹3453
  • 抗洪救灾的先进事迹3089
  • 抢险救灾先进事迹材料2317
  • 抗震救灾先进个人事迹材料2144
  • 优秀干部防汛工作先进事迹材料1972
  • 抗震救灾的感人事迹1586
  • 汶川地震英雄同志事迹材料1418
  • 山洪灾害先进事迹材料1293
  • 抗震救灾先进个人推荐材料1175
  • 抗震救灾先进事迹1145

推荐事迹

  • 12-21绝不放弃一个可能的幸存者-济南军区某步兵旅旅长
  • 12-21智勇双全“领头鹰”——记南京军区某陆航团团长司
  • 12-21抗震救灾英模王洪发:大悲无泪写忠诚
  • 写作中心
  • 关于我们
  • 常见问题
  • 信誉保证
  • 稿费介绍
  • 支付帮助
  • 联系我们
  • 范文文库
  • 合作专区
  • 帮助中心
  • 本网站所有内容均由编辑从互联网收集整理,如果您发现不合适的内容,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合作!
    Copyright @ 2022 - 2036 sjcl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事迹网 版权所有

  •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 返回顶部